▍「人與生俱來都知道如何去愛人,但是成長過程中被塞了太多關於愛的垃圾,於是你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。」
⠀
⠀
李君慈是早產兒。「雖然沒有太大影響,不過調養身體之前,腸胃非常差,這也不能吃、那也不能碰。」早產導致了纖瘦與免疫系統失調,她可沒因此退縮。就算可能因為腸躁症腹痛,依然大口吃下超愛的薯條搭霜淇淋,「我有屁孩心理,每次都想說賭賭看,沒有肚子痛就覺得很幸運。」
⠀
⠀
生活裡小病小症不斷,她最深刻的記憶要回溯至幼稚園時期。當時有個體型較高大的同學因為在和別人遊戲跌倒,忽然壓到李君慈身上,她想推開卻撞到書櫃,手竟骨折成詭異角度。
⠀
⠀
「同學圍著我看,有同學說『啊額好可怕喔!』老師還嚇哭了。我不記得痛,而是有個很丟臉的感覺,心想『天啊!不要再看我了。』明明受傷了,卻好像是自己做錯事。」
⠀
⠀
這種外觀有病而被眾人注視的深刻印象,尾隨李君慈很長一段時間。長大後她才明白,原來那種「不想要跟別人不一樣」的心情,其實是一種羞恥的感受。明明骨折了還被過度關注,這個創傷烙印在她身上,好長的時間,在還來不及明白自己的樣貌時,便容易被他人目光灼傷。「包含後來,手臂上留下的很大的開刀以及骨釘留下的痕跡,伴隨著我,也讓我一直感到自己是醜陋的。即使記憶已經很遠了看到這個真實在身上的疤痕,還是有時會提醒我當下的感受。」
⠀
⠀
閱讀專訪全文 ➤➤ https://bit.ly/3jJVRRe
⠀
⠀
相較多數人,李君慈許多經歷都是提早的。提早出生,提早離巢獨立,也提早面對了死亡。
⠀
⠀
父親罹癌,李君慈沒有時間傷感,繞過了大學的玩樂,直接出社會工作、後來自己接案,也因此她早早就擁有自己的接案工作室。李君慈大部分的知識養分都是自學,這種逆向命運的強悍也使她脾性剛硬:「我爸過世時,我沒有哭。就算被覺得我很無情,還是哭不出來。」談起往事,她朗聲嗓門收束成很輕的絮語,可是臉上還是掛著淺笑:「我竟然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。」太早承受太多,本該湧生的情感卻遲到了。「他走了,我覺得很放鬆。一年後突然出現強烈的自責,很像掉進去一個很深的洞裡,很難過,很痛苦。」
⠀
⠀
喪父之傷,埋伏在夢境與現實的交界,李君慈醒時如常,夢裡卻陷入輪迴。她每日的夢幾乎都與父親有關,卻不見父女團聚的溫馨場景,有時兩人遙遙相望,有時得一路過關斬將解救父親。
⠀
⠀
最悲傷的是,原來悲傷必須有期限。週遭親友不解李君慈遲來的痛苦,她也開始質疑自己,有什麼好難過?我為什麼要難過?為何這麼容易被無心之言所傷?一連串自責與懷疑的矛盾,將她打入更深的憂鬱。
⠀
⠀
這樣擅於隱藏痛苦的她,反倒在創作裡更誠實:「比起生活上的刻意掩蓋,我滿放肆地在作品裡表現自己的生活以及情緒,黑暗的時候很黑,快樂的時候很亮。我曾經被一個了解我的平面設計師提到說:『最近看你的作品感覺到任性』。就在想或許吧,人在作品上會不小心的誠實了起來,然而看得懂你的人會發現。」
⠀
⠀
⠀
▍李君慈發起的 Ladybug 計劃,2021 年啟動公開投稿,線上匯集女性設計師作品群像:
⠀
2021 Ladybug online desktop
https://ladybug2021.com
⠀
⠀
▍病氣少年少女|李君慈:中二不是病,愛的垃圾才致鬱 ➤➤ https://bit.ly/3jJVRRe
⠀
▍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#傘開計劃 —— 三款設計傘,手刀收藏 ➤➤ https://bit.ly/2V9Tv43
⠀
#舊文沒看過就是新的|#李君慈|#病氣少年少女|#BIOS專訪